世界文化遗产仁川江华支石墓
支石墓是史前时代石墓的一种英语叫Dolmen,是利用巨大的自然石或加工石所建的结构物,即被称为“巨石文化”的先史遗址之一。巨石文化是指人类为了某种目的用自然石或加工石建造构造物作为崇拜的对象或用于坟墓的文化。一般是局限于先史时代的纪念物或巨石坟墓通称“巨石文化”。用于坟墓、纪念物或祭祀场所的巨石文化在每个地区其形态或用途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出现在农耕社会。埃及金字塔及英国的巨石阵等都像支石墓一样,是用石头做的纪念物。全世界支石墓分布最多的是东北亚地区,其中韩国全国分布着近 30,000余座支石墓,是以支石墓文化出名的地域。
包括江华支石墓(历史遗址137号)在内的约120个石墓零散分布在富近里、三桥里、鳌上里以及高丽山山脚下。每一座石墓包涵了2,000~3,000年前的历史和葬礼文化。它们是史前时代文化、科技和社会的见证。其中有70多处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支石墓一般用长7.1m,宽 2.6m的巨石搭建而成。支石墓在此被发现后,这里就成为了研究史前文化的宝贵资料库。江华郡的支石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比一般支石墓平均海拔高度要高,分布在海拔达100-200m的地方 。
富近里是由14处支石墓构成群落的地方,作为青铜器时代的典型的墓祭被指定为史迹第137号。富近里的支石墓群落由20~30分钟的探访路组成,还可以听到江华支石墓之歌。可以和您的孩子一边散步一边学习历史。
(* 图片信息来源于仁川旅游发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