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4866
加入收藏
忠清北道报恩法住寺보은 법주사

堪称报恩形象之美称的法住寺,位居俗离山脚。它是新罗真兴王14年(553年),由义信祖师来始创的。 寺名之意为“大佛圣法来住”之意。始创以来已几经重复修建。
在圣德王 19年(720)与惠恭王12年(776),各重建过。从此就开始具备了大规模寺庙的面貌。到了高丽时期又加大寺势。据传在红巾贼之乱时呢,恭愍王来安东避难而事后回京的路上临此寺拜过佛,李朝太祖即位前,也临此寺献过百日祈愿,病重的世祖亦来此,在寺陪奄,即福泉奄献过三日祈愿等。其后到丁酉年倭寇入侵时,因其成为了忠清道僧兵根据地之故,就给日寇全寺被烧尽。后来又得益于四溟大师的大力重建起始,直到李朝仁祖王时期得以重建完成。 其后还得几次重修至今的。 原先法住寺的伽蓝摆设是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华嚴信仰轴与以龙华宝殿为中心的弥勒信仰轴在捌相殿所在处就成十字形相交。但是到了1990年再筑成高达33米的青铜弥勒佛像以后呢,再也领略不到其原先伽蓝摆设构图了。
法住寺等俗离山一带就有报恩郡所选定的文化财的50%以上。其中法住寺就拥有三项国宝级文化财。除了国家选定的文化财以外还有不少可观的文化财。比如说一进大伽蓝堂就能见到的天王门与曾供奉思悼世子之母-暎嫔李氏之灵位的宣禧宫窝坛,供奉十六罗汉的能仁殿和烧身献佛的喜见菩萨像以及将八十袋大米亦能容得下的石锅和石槽等。 (※ 法住寺原先的青铜弥勒大佛是到了02年 6月7日,就重新换装开眼成金铜弥勒大佛了。)
主要构成
八相殿 国宝 55号 法住寺的八相殿是于新罗真兴王14年(553)创建的。其后在李朝任辰年倭寇入侵时被烧毁,到了仁祖4年(1626),重建过。而到1968年被拆,重新复原至今。 捌相殿是法住寺内的五层木结构塔婆建筑物。1984年原先双峰寺的大雄殿(三层木结构塔式建筑物)被烧,由此法住寺八相殿(五层木结构塔婆建筑物)就成了韩国唯一的木结构塔式建筑物遗迹。殿内的八根柱子间的四围,画饰有关如来佛生平的八幅画来奉上的,气势非常雄伟。 |  |
 |  |
双狮子石灯
国宝 5号 法住寺狮子石灯是新罗石灯中就属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其所造年代是现推断为圣德王19年(720)。 据传此灯是为了彰显大佛的大慈大悲,并用此使众生在各种灾祸(佛教里所讲的八难)中得以免灾而造成的。在韩国三国史以来的石造遗迹中刻画成狮子的是不难发现的。可法住寺狮子石灯是遗留至今的文物中尚属其石雕技术最出色的一例。 相比其它石灯,法住寺狮子石灯是其打火的火舍石和盖其口的屋盖石之大为其独特之处。 |  |
 | 大雄宝殿 韩国三大佛殿之一的法住寺大雄宝殿是新罗真兴王14年(553)建成的。其后在惠恭王12年(776)由真表律师来重建。但壬辰年倭寇入侵时被烧毁。后来到1624年(仁祖第二年)由碧嚴大师来重新复建成至今的。 是所建总面积为170坪,高度约为19米的大型建筑。它是在我国同无量寺的极乐殿和华嚴寺的觉皇殿一起成为三大佛殿。与此同样建筑方式建殿的还有金山寺的弥勒殿。 殿里供奉着三身佛,即法身,报身,化身等三身佛。原来这三身佛的思想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开始出现的。 |
石莲池 国宝 第64号 法住寺石莲池是八陵脚石上面再加上三层垫,其上还要上一个覆莲台,再加上饰有云纹的中间石来撑住巨大的石莲池的形式。这样一来似是莲花正悬空在上。如此杰作,可能是八世纪左右的统一新罗时期之作吧。 莲池是将其内部挖成空,然后将水注入其内的。其外围还设个栏,栏杆下方刻有柱子形状,其柱间还浮雕出天人及宝相华。莲花是有其出于污水而不染并芳香万方的个性。据传此石莲池就是表现出在这污水荡漾的俗世上,若我们众生远离污水般的俗气而照佛法活出污水不染的生活,来世定能进极乐世界的佛教轮回教义的。 |  |
 | 四天王石灯 法住寺四天王石灯是个典型的八角石灯之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式。据其雕石手法推断,可能是惠恭王 (765~780,在位)时期,真表律师重建法住寺的时候之作品。火舍石是八陵形的。而其四面开个火窗,另外剩下的四面则有四天王相。屋盖石顶头还剩有结实在宝柱上的两个宝柱垫脚。 所谓四天王是在佛教中所说的守护在以须弥山为首,其周边四方世界的四神。即指东方的持国天王,西方的广目天王,南方的增长天王,北方的多闻天王等。 |
磨崖如来佛像 六米之高的大岩石上浮雕成的此如来佛坐像是一个很少见的坐在椅子上的倚像。它跟紧挨着的岩石上浮雕成的地藏菩萨像,都是个代表法住寺建寺精神的弥勒佛像。 圆润润而和祥的面孔,长而大的鼻,初月眉,明显的眉棱和紧闭的嘴唇等是很好地表现出高丽初期磨崖佛像所具备的诸多特征性的模式。比起宽广的肩膀而有特纤细的腰,这样非写实性的夸张手法是平面性的雕刻作品中常见的手法。 |  |
(图片信息来源于报恩郡)
如上所述,法住寺是可以代表俗离山的寺院,有着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和丰富的宝物和国宝。通过法住寺里的优秀古迹可以领会到辉煌灿烂的佛教文化。
地图信息